“互联网+创新者年会”近日在京举行,百度外卖CEO巩振兵在会上发表了互联网+外卖的主题演讲。
巩振兵表示,百度外卖的定位是白领群体而不是学生,并且在外卖核心四要素“商户、用户、平台、物流”里,百度看重的是物流,并相信平台的价值就是提供服务。
此外,还表示百度外卖的目标是要做中国最大的同城物流。因为物流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规模和效率,而规模和效率这两点正好是百度的优势。
以下为百度外卖CEO巩振兵演讲实录:
巩振兵:大家好!非常高兴有机会跟大家交流。刚进会场的时候感觉非常震撼,没想到组织了这么大规模的一个活动。
今天的主题是关于“互联网+”,外卖这个领域在今年应该是不负重望,至少给大家补了很多钱出去,几个公司加在一起,至少有五六十亿人民币已经补贴出去了。大家在得到便宜的时候,很多人跟我聊天的最主要话题就是百度为什么会做外卖?他们感觉非常奇怪。我在做外卖的时候,百度做事情的想法是很简单的,我们不可能自己做这件事,而是在市场上找一家比较好的,给它进行投资。
在座的创业者应该有很多梦想,市场里BAT是最大的买单方式。把公司做到收购价格的时候,卖给BAT是一种非常好的退出方式。为什么后来百度选择自己做这个事情呢?是因为我们看了市场里所有的标的,但和我们持相同观点的人非常少。我们也发出了邀请,甚至对赌的协议已经签好了,但最后一刻还是没有投资。
下面介绍一下百度怎么理解外卖这件事情。
每一个行业互联网+,或者是+互联网,本质的问题是什么?外卖的本质还是好吃不贵、便宜、味道好、价格低。百度为什么进入这个领域?我们对这个行业的理解,我们的优势是不是行业的痛点?
百度在2014年5月份开始做这个行业。当时行业里只有三个角色,用户、商户和平台。如果这个行业只有三个角色是有问题的。因为用户是不忠诚于任何平台的,用户只忠诚于商户,根本不介意在哪个平台点餐。平台的价值,除了补贴之外,就是配送价值、服务价值。外卖本质上还是服务行业,所以我们认为服务是这个行业的核心。
外卖行业的确是单均收入非常低的行业。今天在这个屋子里的几百人,我相信大家的身家差异是成百上千倍,但大家吃一顿饭的成本一定不是差成百上千倍。所以这个行业的特点就是单均收入不能覆盖单均成本。最后怎么保证又有效率、又有好的用户体验呢?就是拼单,这完全需要依赖技术。同样一个送餐员,一天是送25单,还是送30单,这就是差异。同时,20单、25单、30单的这个数字不重要,重要的是多长时间给用户送过去。快也不是用户的需求,准时才是用户的需求。用户10点点餐,也是希望12点吃上,11点点餐也是希望12点吃,所以准时是用户的需求。
百度我们是只做白领,不做学生的。因为我们有详细的数据。每个手机有两个传输点,一个点是家庭,一个点是公司。我们拥有中国5万多写字楼、8千万白领的数据,110万社区的3亿人口的数据。我们很清楚哪个写字楼里也多少人、每个小区里住多少人、这个小区多少价格,我们都是知道的。以这些数据为基础,学生市场确实好做,没有任何问题。但是,肯为服务付溢价的这批人在中国还是特殊的群体。所以我们做的是白领。
商户是什么概念?到现在为止,在百度外卖的平台上,所有商户都是证照齐全的。没有做这个行业的时候不清楚,做了才知道在中国有70%的餐厅是证照不全的。这个行业里的所有人都是先希望行业好,公司才有机会。怎么可以全国几千、上万的销售人员按照统一的规则做事,这是非常难的。所以我们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法律标准,就是证照齐全。
外卖这件事情,唯一可以沉淀的就是品牌。LV、Prada想从高端向低端发展,没问题。但是,一个大众的中低端品牌,我上学的时候穿真维斯、班尼路也挺开心的。这个品牌想上升是非常难的事情。所以一年多来,我们做的是中高端的商户、中高端的用户,以服务为核心。
商户、用户、平台、物流,这个行业就是四点,每个人的需求是明确的。我们完全是把核心放在物流上,因为我们相信平台的价值就是服务的价值。
百度内部也有非常激烈的争论,到底是先做规模,还是先做体验?很容易得出结论,但非常纠结。友商跟我们聊天说百度外卖就是大号的“到家美食汇”。我觉得挺好的,唯一的区别就是我们可能大几十倍、上百倍。到底是先做规模,还是做体验呢?规模一定是需要的。但是,规模和体验之间的平衡怎么掌握?我们相信规模越大,如果体验不好的话,只会死得越快,加速死亡。
举一个例子,我们现在的准时率是97%,在我们平台上点餐,超过承诺30分钟的时间送达就可以打5折。到底是把钱花在补贴里,还是把钱花在服务指标上?这是选择。为什么我们坚定于先做服务体验呢?因为我们相信即使准时率是97%,依然还有3%的用户是超时的。这是什么概念?就是每30天,你的用户就被伤害一次。BAT的公司,每家的数据大家都知道。跟我们最接近的是不到85%,每6天,用户就会被伤害一次。在未来3-6个月,大家相信服务可以做得非常好吗?我们认为这就是一场要打一年、两年、三年的仗,这件事情的重要点是如果这场仗三个月打完,我会全力做规模。如果服务体验不好,用户有很长的时间在几个平台之间选来选去。只有用户在受到伤害的时候才会换平台。现在我们是30天,而有的平台是6天。我们认为一定要先做体验,规模会逐渐放大。
在此基础上,我们才会做人效和规模。用户是不关心人效的,投资人可能关心,用户只关心准时送达,最好的就是下单以后立刻送达。对平台而言,就要平衡这个关系。现在我们的用户平均送达时间是37分钟。到今天,一个人每天平均送20多单,取单的距离是500米,送单的距离是1.5公里。
这是我对行业的理解。这个行业在今年会发生一个很大的改变。在过去的一两年就是野蛮生长阶段,单量上涨非常快,每家都在上涨,都很开心,但市场份额不高,都是20-30%。大家PK的就是团队执行力、补贴力度。说老实话,买到同样的单量,多花5%、10%的钱,意义不大。买到同样用户规模,多花10%的钱,意义不大。我们认为今年会到达行业的稳定阶段,全行业一千万单一天的规模到了。早晚有一天每家的新用户只有1万,甚至更少。单量是恒定的,行业进入稳定期的时候,你上涨的市场份额就意味着是别人失去的份额。这个时候一定要保证服务,PK的就是人均画像、商户分级、服务分级,针对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。
在我们的平台上,有一条算法,系统如果判断你是残疾人或者是孕妇,就会优先派送。到了行业稳定阶段,真正PK的是大数据能力,相当于所有的服务都是分级的,对不同用户,需要的东西是不一样的。
有些用户不关心晚2、3分钟,他宁愿自己耽误耽误。我们拥有PI点的数据,每一栋楼的平均用户等待时间,我们都有数据结点。哪些楼的等待时间长,哪些用户是故意的,用户可能就觉得超5分钟可以给10块钱的券。其实每个用户的需求确实是不一样的。
这是数据结点的问题,这里有一个概念,我们几乎知道在每一栋楼里的渗透率,这个楼里有多少人、有多少人买了单、客单价、收入水平都知道。这一片是一片楼群,比如左边是经济适用房、回迁房,右边是商品房。我们给这两个地区POI的用户配出来的餐厅都是不一样的。每个人拿出手机看到的餐厅都是不一样的,千人千面,手机太小了,用户划几屏可以找到自己爱吃的餐厅,这就是体验。在座的各位经常在线下吃某一家餐厅,但从来没有在网上点过外卖。我们依然可以把它排在前面。因为我们有那么多的线下轨迹数据,这完全是没有隐私的世界。这些数据基础,每一个细节决定了用户一点点的体验差异。
我们现在在做证照齐全,可以稍微发一些牢骚,其实是非常难的。那些用户是最难签的。真正对用户有吸引力的餐厅还是有一定话语权的,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。
我们从2014年开始做这个事情,到今天,也经历了很多阶段,开始也是人工调度,现在变成系统调度,最新的是可以做到云端调度。
这张图是每一个餐厅的配送范围图。一般的配送范围就是以餐厅为中心,比如在周围划1公里到2公里的半径。但是,我们的配送范围是由系统划定的,我们有中国1700个PY点的数据。以这个餐厅为中心,附近所有的PY点,点过多少餐,我们都是有数据的。系统会提示你说配送范围不是圆的,而是多边形。如果这个地方被划进来,整体效率和经济性是最好的。这一切都是以大量的基础数据为前提。我跟达达的老总沟通过,他们让所有的骑士去打点,这是非常庞大的人工。
我们想做的事情,大家很清楚,这是一个服务行业,只有把服务体验做好才有扩大的前提和基础。在野蛮生长阶段,大家都关注数量。但是,真正到了稳定期,在补贴全部退出的时候,整个行业单量稳定的时候,才是PK公司真正实力的时候,也是回归商业竞争本事的时候。
未来百度外卖就是要做中国最大的同城物流。因为物流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规模和效率,而规模和效率这两点正好是百度的优势,这也是我们最初为什么进外卖这个市场的原因。这个行业真正的机会还没有到来。我觉得有一件事情可以跟在座各位创业者合作,外卖一定不是跑腿的工作,一定有一个生意适合外卖,比如我父亲一代人是70岁左右,他们现在吃的所有东西都是照着电视吃,电视上说什么好,他们就吃什么。中老年的健康餐是不可能通过堂食解决的。再比如糖尿病人的饮食需要少糖、少盐、低热量,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在家里做,他们的配餐也无法堂食解决,总不能让糖尿病人都去某一个饭店吃饭,这一切都可以通过外送到家解决。
如果在座各位真的想去创业,怎么踩在BAT的肩膀上?我们就是做生态的,我们想做的就是把这个行业的所有核心关键点想清楚,进行标准化。在座各位只需要发挥你们的特长,就可以把这件事情做成功,也就是我们的成功。这就是百度做外卖的思路和想法。
如果在座各位有致力于餐饮行业创业,可以跟我们进行深入的沟通。